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納粹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源起

戰間期的捷克斯洛伐克並非單一民族國家,其國家大體由四個民族構成: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羅塞尼亞人(烏克蘭人)、蘇臺德德意志人,在總人口1350萬人中,德意志人就有350萬人。
當初,蘇臺德區被畫入捷克,主要是基於《聖日耳曼昂萊條約》的人為畫定,這一畫定考量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國防完整性,而全然忽略了民族自決的問題。同時,雖然捷克斯洛伐克承諾保障境內的德意志人、波蘭人、馬札兒人(匈牙利人),但在捷克斯洛伐克憲法中,卻明文規定該共和國是由捷克人、斯洛伐克人與羅塞尼亞人共同組成,從而在少數民族間製造不少問題與困擾。
因此,當蘇臺德地區的德意志民族主義政黨開始煽動民族情緒,企圖與納粹德國合併時,英法各國的輿論普遍同情德意志人。此外,在奧地利與納粹德國合併的同時,英法高層也曾就保衛捷克的問題,進行過討論,但法國軍事高層認為,法國無法在捷克危機爆發時,發動戰爭阻止納粹的入侵。而在外交上,英法企圖在東歐建立一個保衛捷克軍事同盟的努力,也遭到失敗。因而使得英法兩國在捷克問題上顯得很被動。
在蘇臺德區的問題上,各國普遍將之定義為內政問題,而希特勒也都是透過蘇臺德區德意志人黨來與捷克政府對抗。不論捷克政府如何向蘇臺德區德意志人黨如何妥協,該黨黨魁康拉德‧漢萊茵總是聽命於柏林,故意拒絕捷克政府的退讓。最終導致捷克在沒有英法的外交支援下,同意了慕尼黑協定關於蘇臺德區的轉讓。
在割讓蘇臺德區的同時,納粹德國也同時保證不入侵捷克,並保證其領土的完整。然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組成上是由捷克、斯洛伐克、喀爾巴阡-烏克蘭(羅塞尼亞)三個部分組成的,後兩者具有半獨立的自治政府。在1939年3月時,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中央政府與斯洛伐克政府因中央稅款分配發生爭執,捷克總統哈恰便派兵進入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夫,將斯洛伐克的總理蒂索趕下台,解散了斯洛伐克政府。
隨後,蒂索便為希特勒召喚前去柏林,並向希特勒要求德國協助斯洛伐克獨立。同一天,捷克總統哈恰為了阻止事態發生,也飛往柏林,但得到戈林轉達德國將要入侵的消息。在捷克被入侵前兩個小時,人在柏林的哈恰無可奈何地簽署一份公報,宣稱"滿懷信心地將捷克人民的命運放到元首的手中"。而這一公報事實上也就允許了德國介入捷克的內政問題,因此希特勒日後辯稱,他並非為了吞併捷克,而是受到了捷克與斯洛伐克的邀請,介入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內部紛爭,因此,在德軍入侵後,斯洛伐克在納粹德國的支持與同意下獲得獨立,捷克則因此成了納粹德國統治下的"波希米亞-摩拉維亞保護國"。
希特勒這次吞併捷克,由於是受到捷克與斯洛伐克雙方的邀請,才揮兵入侵捷克,因而在法理上,希特勒並沒有違反《慕尼黑協定》中的規定。但不管如何,英法兩國也因此認清希特勒的本質,而放棄了姑息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